人物宣传片解说词【配音稿】
人物电视宣传片解说词:中国著名画家季从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条丝绸古道,引领着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竞风流。几度沧桑,几度璀璨。在这片神奇瑰丽的土地上,有一位从江南青山绿水中走来的浙江人,三十余年来,他用恣意的水墨在大漠古道上行走,将丝绸之路,骆驼精神胡杨神韵在画卷中神奇地演绎,传颂大江南北。他就是画骆驼和丝绸之路闻名的季从南,人称“骆驼王”。
季从南,中国著名画家。字季节,号括苍山民,浙江省丽水人,1932年生。1953年毕业于浙江省丽水师专美术系。1958年支援大西北后移居甘肃,晚年定居广州。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58年,刚从浙江丽水师专美术系毕业的季从南,响应国家号召,满怀壮志,远走大西北,那时的他面对遥远的大西北充满着许多美好的想象:“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样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在甘肃兰州,一住就三十多年的季老,面对中华民族悠久原始的荒野与文明交集的气氛,却别有一番滋味与迷恋。
丝绸之路是指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和塔里本盘地,跨越帕米尔高原,经过俄罗斯的乌兹别克,土曼,达阿富汗,伊朗,直抵櫈利亚和黎巴嫩的经商路线。
来甘肃三十多年的季从南,浩瀚的大漠,练就了他宽阔的襟怀,骆驼的铃声,唤起了他寄情“丝绸古道”的情丝。1999年,季从南完成了巨幅长卷“丝绸古道万里图”,在国内引起了一时轰动。据说,季老为了完成这幅长卷,曾先后八次出入“丝绸之路”的东端部分,体验沿途的风土人情及自然景观,也饱受过大漠的风沙与酷热。
此卷长十六米,将千里古道浓缩于画卷之中,全卷景景相连,浑然贯通,气韵协调得相得益彰。画家借山云,树石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展现了山川之胜,古迹之雄,气势磅礴,让观众于卷前移步换景,气象万千。
画卷从春起至夏入秋最后到冬,以“落日”、“明月”为长卷的“点睛”,前后呼应,饱含激情挥洒出史诗般的长卷。从西安古城出发,沿途石窟、古城、名胜错落有致分布在古道上,大漠、山川、河流连绵起伏。最后以罗布泊西岸的古城楼兰收尾。在全景式的整体构图上,画家采用俯视法、平远法、横切法等表现雪域、山峦、大漠,气脉贯通,势态磅礴。多支驼队行走古道期间,栩栩如生,引人寻踪。在笔墨技法上,画家以拖泥带水皴挥洒出沙漠,淡褚淡墨交融,用斧劈皴、批麻皴表现峰峦,以马牙皴、云头皴营造雪山,彰显戈壁经风沙侵蚀、洗礼的特有的山石肌理,苍茫沉雄。
季从南称:丝绸之路在大唐前期最繁盛,但在诗人的眼中,吟诵边关西域的诗歌大多是悲沧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茫茫的大漠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给予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
堪称与《丝绸古道万里图》长卷呼应的《丝绸古市》四联则是另一风采。四联屏共塑造了一百二十八个身穿不同民族服装、神情各异的人物。第一联屏由赖少其题“丝绸古道”,画面上长安古城高耸,集市上,地摊上则摆着各种各样的奇货,画面上大街畅通,一辆马车运载几大包丝绸穿过牌楼缓缓而行,另有一群人兴致勃勃围着玩杂技,十足的市井风情。第二联屏上廖冰兄题“城南逸趣”,多了一份闲情逸致,下棋品茶、观赏丝织物,乘马车闲逛,酒楼猜拳。第三联屏上林墉书“北垣选驹”,这是一个盛产名马的边关马市,彪悍大马成群结集,大有大唐六骏之雄风,相马的、打马掌的,做交易的,不亦乐乎。第四联屏上苏华书“西出阳关”,画面上有人袒胸露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有西出阳关故人壮行之举,有人捆绑行装,画面中央则是官宦贵妇与西域大商贾依依道别,不远处驼队整装待发,远处浑圆的落日下,一支浩荡的驼队已渐行渐远。大唐时京师多有西域人,耳目相接,语言相通。整个画面情感交融,一派繁华景象。
《丝绸古道》和《丝绸古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如日月辉映,令人称绝。创作完成后,在国内外引起了一片轰动,黎雄才大师看罢立挥笔连称“大观”;廖冰兄赞叹“挥洒淋漓,气势雄伟。”
季从南以画骆驼而享誉中外,人称“骆驼王”。他在大西北生活了三十多个春秋,骆驼是大漠之舟,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高尚品格时刻激励着他。骆驼是他相依相伴无言的朋友,是他精神的寄托,几达血脉相溶,浑然一体。几十年来,他对骆驼的熟悉几乎达到“庖丁解牛”的程度。在构图上,基于骆驼或站或躺保持仰头动物习性的准则,用白描写生法,下肢则用焦墨点擦法,身体、驼峰、大腿则大胆落笔,浓淡交替,力透纸背,骨韵坚凝,似骆驼蕴藏千斤内功,刚柔相济,气韵生成。季从南笔下的没骨骆驼,常常让观众叹服其“元气淋漓障犹湿”用墨传神的最高境界。
大漠古道上,驼铃阵阵,胡杨扎根在沙漠中,千年不倒。季老曾经说过:在丝绸古道上,胡杨骆驼给他的感觉,文明丝绸之路靠的是骆驼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过去鲁迅先生赞扬牛;徐悲鸿赞扬马;黄胄说,驴并不比它们两差。在季从南看来,骆驼更不比前面的差,它们总是默默地抬起嶙峋的身躯,负荷重物缓缓地远足。没有庄重的惜别,没有亲友的挥手,没有鲜花的蜂拥。惟有驼铃伴着孤影,无言地行走!踏入无边无际、黄尘滚滚、阴风怒号、寒暑难奈、生灵尽罄的大漠,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前方,走向绿洲,走向希望。
挟着风沙、裹着冰雪、驼铃叮当、牛羊逶迤的画面,无不诉说着戈壁大漠神秘瑰丽的传说;无不诉说着丝绸古道过往的风情逸事;无不诉说着西部人民坚强奋斗的史实。已近耄耋之年的季从南告诉我们,他将在骆驼、大西北风情的题材上继续求索,让骆驼胡杨精神一直传颂!
个人宣传片解说词之二:个人形象宣传片解说词---中交二航局
记中交二航局工程装备分公司个人形象宣传片解说员:1号南配音,小样音配音要求:由于是个人形象片,需要配音煽情,有感染力。
他,是国家高铁建设蓬勃发展的亲历者;他,是高铁铺架设备应用技术的带头人;他,是创先争优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典型;他,就是中交二航局工程装备分公司西宝客专项目副经理戴志兵。
2012年4月30日上午11点08分,中交二航局工程装备分公司西宝客专项目首次采用“无人自动驾驶技术”运送900吨箱梁顺利通过903米曲线隧道。
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铁路箱梁架设作业施工的技术空白,开创了运梁车载梁自动过隧道的技术先河。
2011年11月,“自动驾驶技术”研究进入攻坚阶段,整整近一月时间,他每天实验室、隧道两边奔波忙碌,从早到晚,每每错过吃饭时间,就简单吃点面条对付一下。
在他的主持下,陆续攻克了900吨架桥机低位转场技术、900吨提运架设备轮组编码器维修技术、运梁车自动驾驶运梁过隧道技术、提运架设备PLC核心控制技术、架桥机三维监控技术等,累计节约创效数700余万元。
2012年7月14日,受国家质监总局的委托,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戴志兵参与开发的900架桥机三维监控技术试运行情况组织了验收,获得了专家组的肯定。
如今“有难题,找戴工”已经成为该公司的流行语。“2012年7月12日凌晨3点,一阵急促的铃声把睡梦中的戴志兵惊醒。接到运梁车故障电话,他匆匆穿戴好安全帽,驱车赶往现场。调度抢修小组,清查故障原因,实施故障排除,等忙完了,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而这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常态。”
为了便于技术难题解决,他创建了设备控制技术交流QQ群,并成为群里的“活跃分子”,再忙每天也要抽时间上网,在线探讨一些设备技术难题,解答诸多项目设备技术问题。
时间倒回1996年6月,时年22岁的戴志兵完成了由天之娇子到项目技术员的身份转换。
十几年来,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崭露头角,迅速成长为一个技术过硬,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
然而,最使他充满自豪的,是能够参与国家高铁路网的建设。
“作为中交集团进军铁路首个项目,一定要打好第一枪!”
2006年,他被委派到合武铁路红安制梁场,担任危险系数最高的架桥机的机长。面对工期紧,铁路建设经验匮乏的不利局面,他带领作业团队边生产,边摸索。通过优化工序,提高工艺精度,加强指挥管控,大幅度的提高了架梁效率,一举首个完成合武铁路湖北段的架梁任务,为二航局赢得荣誉。
6年来,他先后参建了4个高铁项目,安全架设箱梁2162榀箱梁,占到了公司高铁项目的三分之一,名副其实的二航高铁架梁第一人。
他担任哈大客专运架项目经理期间。面对设备进场晚、架梁任务重、带班人手严重不足的不利局面,他一人带领两班人,不停的奔走在哈大双城、道里梁场之间,顺利完成架梁作业,创造了中交管段第一、哈大全线第二的优异成绩,并创造的单套设备单月架设99榀箱梁、单日架设6榀箱梁的二航局架梁记录。
“由其倡导并实施的专业化设备管理模式多次受到业主的高度称赞,并在哈大全线进行了推广”。
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这对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技术干部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他积极钻研党务知识,潜心学习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将党小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2010年8月15日,党员责任岗和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同时在西宝客专陈仓架梁项目部成功召开。作为兼任项目党小组负责人,他带领全体党员和青年,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牢记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岗位意识,以项目安全管控为重点,努力实现三个一流的目标”。
“多出汗,带头干”这是他的座右铭。在他的带领下,架梁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公路交通优秀五型班组”、“武汉市青年文明号”、 连续两年获得“宝鸡市创先争优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连续获得 “优秀项目经理”、 “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在党员责任岗总结会上,戴志兵全票当选“明星党员”荣誉称号。
作为一个山沟沟里出来的农家子弟,他生活朴素,性格随和,平易近人,能够与同事们打成一片。
他的QQ网名曾叫“工程兵”, 但后来改为了“特种兵”。问及原因,他说:“特种设备是高技术、高风险的行当,要想干好他,成为工程兵还不够,还要成为佼佼者,成为出类拔萃的特种兵才行。”
从事特种设备的管用养修是一份很苦的差事,要与民工一样时刻顶在项目最前线,无论狂风、暴雪、日晒、雨淋;要与管道维修工人一样经常油污满身,不管白天、黑夜、酷暑、寒冬。就是在这样艰苦环境下,中交二航局工程装备分公司造就了一批像戴志兵一样不怕苦、不叫累、不放弃、不服输的党员骨干,塑造了一支骁勇善战的高铁“特种兵”。
探究戴志兵成长的奥秘,我们不难发现这样几个字眼:勤奋、踏实、创新、坚持,使他完成了从一个普通技术人员到极富创新精神的管理者。他,带领着他的特种兵团队,成为了二航局高铁建设的一把利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先进人物宣传片配音解说词文案
下一篇:个人宣传片解说词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