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音案例 > 历史专题片

《滦河故事》第二集解说词配音历史宣传片配音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2-07-10 11:22:12 阅读数:331人阅读

长河滚滚,大浪淘沙。滦河以她堆叠的浪花,冲刷着历史,荡涤着尘埃。曾经在滦河两岸指点江山、咤叱风云的仁人志士、英雄俊杰们,早已化作草原风、燕山骨、长城魂,成为草原牧民和长城子民们口中绵延不断的传说。

滦河的东部,如今的河北省迁安、卢龙、滦县等地,曾是一个古国的中心。这个古国早已被历史的烟尘淹没,如今的人们只能从发黄的史书中去查找它的称谓——孤竹国。知晓孤竹国的人不多,但孤竹国的两位王子却一直为后人所景仰和传颂。

《滦河故事》第二集解说词配音文稿

三千多年来,他们是礼让和气节的代名词。在《史记》中司马迁把他们排入70列传之首。他们的名字叫伯夷、叔齐。孤竹国是商周时期的一个方国,伯夷、叔齐是这个方国第九世国君墨胎子朝的长子和三子。子朝临终遗命:传位于叔齐。叔齐觉得长幼有序,不肯为君,决心让位于伯夷。伯夷说:此乃父命,怎能违背?二人相让不下,最后竟双双逃离孤竹。

以礼让闻名的兄弟二人最后来到了西歧周朝,投奔文王。此时文王已故,武王正要伐商,伯夷、叔齐拦住武王车马,劝谏说: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既违教道,又非仁者。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逃到故国的首阳山中隐藏起来。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幅千年名画。这就是南宋画家李唐以伯夷、叔齐因亡国之耻“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于首阳山的故事为题材创作的《采薇图》。

伯夷、叔齐“让国相去、叩马谏伐、首阳采薇”的故事,历经三千多年,至今传诵。孔子更尊二人为古之贤人。他们“贤德为重、礼义为先”的品德和“义不食周粟”的气节,被后人赞为“孤竹遗风、夷齐清风”。

如今,在滦县和卢龙等地,尚有夷齐庙和夷齐井等纪念古迹。伯夷、叔齐做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被滦河的子孙们奉为神明,瞻拜至今。当滦河之子伯夷、叔齐以他们最为原始的儒家思想浸润中原长达两千多年的时候,在滦河上游,一个游牧民族的女人,却在远眺美丽富庶的生长鲜花和水稻的地方,构筑着猖狂而伟大的梦想。

《滦河故事》第二集解说词配音历史专题文稿

萧燕燕,大辽国景宗皇后,在辽景宗死后,临朝27年。在滦河岸边,这个女人曾经指挥契丹军马一次又一次地去撞击大宋江山。伴随着刀光剑影,铁骑声响,萧燕燕终于把大辽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推上了巅峰。然而,萧燕燕最终还是没能一亲中原的肌肤。历史,只能让这位胸怀锦绣,腹藏奇谋的女人临河而叹,华发早生。

也许是北国的霜天使刀剑空鸣,也许是大漠的风沙总让旌旗指南,在经历了太多的腥风血雨之后,大风歌终于在滦河唱响。金莲川,滦河源头一片美丽的草原。在大辽国太后萧燕燕遗恨梳妆楼200多年后。这里出现了一座繁华的草原城市------上都。

上都,也叫开平。元世祖忽必烈的发迹之地。自从兄长蒙歌继承汗位后,忽必烈就一直驻守在这里总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这一时期,自幼受中原文化和儒家学说影响,从小便立有“思大有为于天下”志向的忽必烈采纳北方理学巨擘姚枢的建议,在金莲川开藩设府,招贤纳士。当时的金莲川,聚集了一批文武兼备的汉人幕傣,出生在滦河中游的汉人赵炳,就在这时特别得到忽必烈的重用,后来成为镇国上将军、安西王相。至此,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贵族革新派和中原汉族地主阶段初步结成了政治联盟,从而奠定了忽必烈日后入主中原,建立百年王朝的基础。

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金莲川从此成为忽必烈完成成吉思汗的遗愿,向南扩张建立元朝的指挥中心。蒙古骑兵的铁蹄进入大都后,忽必烈没有忘记滦河,没有忘记金莲川。开平变成了上都,成为元朝的陪都。忽必烈以及后来元朝的统治者们,每年都要来上都避暑狩猎、处理朝政。

叶新民(内蒙古大学教授)元上都在元王朝的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和元大都是两个并列的政治中心,元朝有11个皇帝,其中6个皇帝是在元上都即位的,忽必烈在开平即位以后,就实行了两都巡幸制,从忽必烈开始一直至元顺帝,将近90多年时间一直实行这种制度,这个制度很有特色,是蒙古民族一项带有自身特点的制度,元上都从地理位置来讲,它处在漠北和中原汉地的交接地带,也可以说元上都处于便于联系漠北地区和中原汉地,这样一个地理位置,也可以说它是一个联系的纽带,元上都也是一个在当时闻名世界的城市,在忽必烈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到过上都,忽必烈亲自接见了他,在《马可·波罗行记》当中,专门有一章描写了元上都,从此,元上都闻名世界,它不仅是元代中国的古城,同时也是闻名世界的一个古城。

《滦河故事》第二集解说词配音历史专题文稿

忽必烈是从滦河源头入主中原走进大都的,而中国历史上另一位跨过滦河从北方进入北京的皇帝,却在政权稳固之后,又回到了滦河岸边。他就是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康熙皇帝。这位后来被他的儿子尊为“备道德之崇广,集皇王之大成,经纶宇宙,彪炳帝纪”的圣祖仁皇帝确是清代帝王中最有影响,最有作为的。

康熙亲政后,没有像他的曾祖父努儿哈赤那样继续对中原和汉人高喊“七大恨”。在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后,他惊异地发现:中原文明竟有吸吮不尽的乳汁,可以用来滋养大清国的长治久安。于是,在他的主持下,开创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壮举:编纂卷帙治繁的《古今图书集成》。这部万卷巨著后来被收藏进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一位满族皇帝竟然如此倾心汉族文化,这足以证明,民族之间的武力征服最终总会演变为文化认同。

令人赞汉的是,康熙不仅在思想文化上兼收并蓄,而且在政治上注重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从塞外进入紫禁城的康熙,最知道塞外对紫禁城的意义。康熙不再修筑长城,因为他知道,长城没能抵御满州八旗,也就不会再能阻挡任何一匹战马。长城,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长城,就像一道门槛,只要有胆量,你就可以跨过它。睿智的康熙把目光越过长城投向了滦河。他要在这条河上一展帝王的抱负。于是,在滦河上游有了木兰围场,在滦河中游有了避暑山庄。

《滦河故事》第二集解说词配音历史宣传片配音

木兰围场是皇帝和王公大臣们每年秋季围猎的地方,木兰秋如同今天的军事演习,既可以使王公大臣们继续张扬勇猛骠悍的风范,又可以对北方各族起到威吓和震慑作用。而避暑山庄,则更像一个“文场”,幽雅高贵、金壁辉煌,它和木兰围场这个“武场”互为衬托,成为清王朝上演民族融合喜剧的大舞台。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走到康熙时代,出现了自唐代贞观之治后的又一个辉煌。历史就像河流一样,总是波涛汹涌,滚滚向前。

十九世纪末,在滦河的入海口,一座普通的院落内,诞生了一位反封建斗士。他,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和丛夷、叔齐、萧燕燕、忽必烈、康熙们相比,这位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共产党人才真正让人民记在了心里。目睹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华寻求出路的李大钊,决心“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这位以创建中国共产党、促进国共合作而闻名天下的滦河之子,具有滦河一样的性格,他如饥似渴地吸纳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采撷俄国十月革命的真谛,慷慨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并做好了为革命释放自己一切的准备。李大钊曾在滦河岸边的五峰山上慷慨地写下这样的词句: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1927年4月24日,李大钊牺牲在封建军阀的绞刑架下。杜全忠(李大钊纪念馆馆长)乐亭县是滦河冲积平原,滦河下游冲积平原,是李大钊的故乡,他就是靠吃滦河水长大的。家乡人民为了纪念大钊、怀念大钊,在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注下,建立了李大钊纪念馆,整个李大钊纪念馆占地130亩,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已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我们现在开馆近3年来,已经接待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界观众30多万人次。
这里是滦河的入海口。在经历了千万年的沧桑,在演绎了数不清的传奇,在奉献了最动人的诗篇之后,滦河,在这里,复归宁静,复归壮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很赞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