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情-纪录片解说词配音-第4集-南湖无言配音文案
左风章家:左与妻对话:左妻:你又要去沙漠啦?左工:噢,开春了,得去试验站安排一下。左妻:由你吧!上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水利工程师的左风章,已经预感到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将会在不长时间内发生水的危机,为了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从那时起,他便着手对民勤境内的南湖进行全面的科学考察。在那片原始荒蛮的盐碱沙地上,30年来,左风章踏遍了每·寸土地,抚摸过每一根小草,熟悉每一张农民和牧民的面孔……
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桑榆晚景的老人,他建了多少座水库,修了多少条河道,做了多少次抗干旱试验,填补了多少个水利技术空白?祁连山记得,石羊河记得,武威180万老百姓记得,可他自己得到了什么呢?
他说他没想过自己,因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这片土地,交给了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因此,那怕用生命的代价换取的只是农民一张幸福地笑脸,在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他患着眼病,长期靠吃药维持,今天匆忙从武威出发,把老伴准备好的药袋忘在了家里,瞅着发车还有一段时间,他想趁这功夫到医院瞧瞧。眼下正是种草植树的季节,邓马营湖试验站这阵有10几名雇工,他们的工资伙食向来由左工负责,今天去那,可得多买些新鲜蔬菜给他们调剂一下伙食。
滴灌种草,是左工近年在南湖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南湖村民对此认了真,只要碰到左工,少不了问这问那,什么成本啦,效果啦,操作规程啦……凡是想到的,都要问个一清二楚,而左工呢,当然是不厌其烦,一一作答,村民们满意地走了,他便高兴地笑了。
汽车终于出发了。从民勤县城到南湖乡有58公里,只有一&砂石路可以通车。过去没修公路时,人们进出靠的是毛驴和骆驼,一个往返最少也要五六天时间。南湖原名邓马营湖,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湖盆,由于远居绿洲,生态状况相对保持完好。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左风章就深入湖区进行科学考察,经过10多年的现场勘测和试验,80年代后期,武威地区水利部门开始对邓马营湖水资源利用、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试验性开发,截止目前,已有4000余人口,4 6万亩耕地。
风章就深入左在南湖乡与村民谈话:左工:找一个三轮子。村民:到哪去呢?武威人的吗卜。左工:那就你们的啊?行,那你就给我找一个。村民:我给你找个三轮子。左工:三轮子也行,四轮子也行。南湖乡去实验站还有10公里土路,以前去那儿左工都是步行,自去年以来,步行好像有些问题了,不得已,只好花钱雇车。
经过1个多小时的颠簸,试验站到了。这是一个被巨大沙丘包围着的沙滩地,几间土屋孤零零摆在滩地的中央。
左工:袋子里的香肠呢?村民:香肠?左工:我买下的……不是亲眼所见,没人相信这是一个高级工程师30年里生活工作的场所,然而,这一切都是真的。在这间低矮的土屋里,左风章熬过了数十个严寒与酷暑,没有任何现代化的生活设备,只有一面土炕,还有炕上叠放的几床破旧的行李。这个试验站创建于1977年,它的全称是“邓马营湖沙漠水及生态建设试验站”,左风章是这个站的创始人。左工同期:一开始是要利用这儿的水改善这儿的生态环境,因为这儿的水虽然多一点,可生态环境仍然在恶化着哩……
正因为如此,几十年来,左工所着力而做的,无不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他的数十项科学试验,归根结底是为了对这块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以此来缓解石羊河下游地区水资源危机,从而解决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试验站民工沈树林同期:左爷这个人非常好,他每次从家里回来,到这个试验点上,他不进这个房屋,首先到地上转一转,看一看我们工作的情况,看罢之后,他才进房子哩……左工:这就是那种新种的黄茅柴?噢,你把它盖住了?沈:嗯,我把它盖住了。左:这种开花开迟些。沈:打头,打头它开花就迟了。
试验站以建设半人工林草地为主要形式,在一个较大范围内进行治沙治盐的示范工作。目前为止,完成人工造林551亩,沙生灌木468亩,全部生长良好。同时,针对治理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总结20多年来勘探、观测和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左工对有些课题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观测试验,为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和依据。
今年,左工计划新建防护林2000亩,封沙育草looo亩,管、滴、喷灌经济林草地200亩,露天育苗10亩,为了完成任务,左工决定今天午饭后召开一次雇工会议。今天是2003年3月25日,昨天起,雇工已全部到齐。本年3200多亩的林草种植任务将全部由他们12人完成,他们明白,这任务可是不轻呐。会议一结束,雇工们都上工了。左工明天要到南井子落实村民栽树的事,估计三天两日回不来,所以他叫住了出纳沈树林。
左工:我要走的话,钱还得留下。会计:我给你打条子。左工:民勤林业站的新疆大沙枣(苗予)多买些。钱,是保证试验站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可是钱从哪来呢?出纳沈树林心里记着一本帐……
沈树林同期:我在这里已经干了两年了,一年待遇方面发的是工资,一年发的6000元左右。钱都是他个人出的,(民工)吃的面粉、菜都他供应着哩,就是他的钱。左工同期:是我垫的钱,现在也没办法,不垫钱,即是立了项,也难以及时就位,即是及时就位,也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所以必须得有人垫,不垫还是不好搞工作的。
左工说的垫,其实就是由他开支,暂且不说他这立项资金何时到位,单就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面积栽种,那得垫出多少资金?左工同期:去年的话,连去年本身的工作,带今年的准备工作,总的下来,反正差不多将近8万元……
8万元对于一个靠工薪维持生计的人来说,可不是小数,何况这多年来,左工掏自己腰包又何止只是8万元呢?左妻同期:人家既然拿就给我打条子,那个条子不知道打了多少,领一次钱打条子,领一次钱打条子,上千的,上百的,一百的,需要就打。银行里领工资的时候,我就常常用的是我的,人家的不敢用,用掉以后,万一人家用我又怎么办?还有的时候把我的钱也拿走了,来不及呀,再没钱呀,沙漠里来人要买这个那个,那个,就只好……
民勤县三面环沙,长期遭受风沙侵害,加之近年水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风沙灾害有愈演愈烈之势。怎样才能走出困境,缓解水资源引起的生态危机,成了摆在沙区人面前的首要任务,左工,正是急百姓之所急,才走进这片沙漠,也正是忧百姓之所忧,他才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这片土地。
发展绿洲农业,节水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早在20多年前,左风章就明确提出,邓马营湖的开发,必须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大量开垦土地,尤其不能超采地下水源,为此,他曾一度在农牧民中间大力推行手压式轻型水井,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滥恳滥采现象的发生。目前,他又花精力进行喷灌试验,结果表明,他的两个试验项目,即在沙丘区采取补墒储水法和移动式小型喷灌法都获得很大成功,具有较高的实用推广价值。
左工与南湖乡党支部书记张齐国谈话:张齐国:这些就是四大海子,这些海予还有套璜湾,周围都是沙……左工:2003年生态建设这方面,主要就是植树啊,种草啊,特别是沿路的这个,风沙特别大的地方…… 张齐国:乡政府一转儿我们现在就开始栽了,下边的?下边的我们干部全乍去了,栽开几天了。左工:栽的啥?张齐国:沙枣树多,再就是白杨。左工:白杨不行,梭梭好。张齐国:也栽了,不多,打算明年重点栽这个。为了使试验站的科研成果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左工不仅时常深入到村民中间做技术指导,而且通过县、乡政府及村委会进行有组织的推广。
从乡政府回来,左工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宣传推广节水高产的灌溉制度,目前正是好时机,马上就要春灌了,必经赶在此前给村民传递这样一种信息:灌溉水的投人同肥料种子等其它生产资料一样,也遵循着限制因子规律,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多产量越高,如小麦在南湖地区耗水量为300立方米时产量最高,超过界限反而减产,这个道理许多农民还不明白,因此他要写一篇文章告知大家,只有合理用水,才能获得更大丰收。
总算可以歇一会儿了。在邓马营湖,听收音机是最高享受。几十年冷清岁月,左工渐渐与喧嚣的城市疏远了,与现代社会一切浮躁的时尚和享乐也疏远了,不曾疏远的,是这台收音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