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音案例 > 教育专题片

黄山市歙州学校专题片配音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3-02-12 09:30:02 阅读数:300人阅读

黄山市歙州学校是歙县教育局推进教育改革的产物,是歙县政府开发开放的重点引资项目。学校占地83亩,建筑面积约为3500m,投资近500w。目前,学校就有4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00人,其校园和生源规模的面积为黄山市民办学校之最。

黄山市歙州学校专题片配音

金色的梅花鹿在黄山歙州的众多子民中是一个吉祥,蕴育着希望的代名词,而以此命名的黄山歙州中学在三十年的历史岁月中,恰似一只歙州一次又一次的奋蹄,载重着一个又一个的希望,在春天里欢笑,在春天里歌唱……

在黄山的教育学史上,黄山歙州中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所学校之所以每年不断的引发州内外的关注,是由它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连连攀升,对歙州众多学子的关爱的延伸而引发的。黄山歙州中学坐落于歙州首府鹿城的西山脚下,始建于上个世纪的一九七九年,原名黄山第三中学,最初占地面积只有六亩。

那是一个放飞希望的年代,和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歙州中学雏燕新飞。虽然那个年月,这所学校只有六个教学班,三百五十名学生,二十五名教职工,条件异常艰苦。但广大教职工的心扉炽热跳动,他们遇上了一个教育事业曾经万马齐喑,而后又春蕾含苞待放的年代。

正是在这样一种倾尽心血建名校的办学理念的驱使中,广大教职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引领下,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带领学生平操场、填水塘、整地基,在一张白纸上创作美丽的新画面,抒写了一个又一个建设新校园的动人故事。在他们汗水的流淌中,这所初建的新学校在春风里一天一个新模样,用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协奏出了一曲曲不同凡响的新春序曲。

也就在建校的如歌的岁月中,这所欣欣向荣的学校在一九八一年办起了第一届民族初中班和第一届高中班,广大教师在呕心校园建设的同时,沥血于三尺讲台,把教书育人做为一个重要的人生砝码,给传道、授业、解惑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向时间要质量,向空间要质量。没有学习辅导资料,广大教师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刻蜡纸、油印试卷、备课、改本、辅导,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响彻于三中校园内。喜悦与硕果往往钟情于勤劳者,几年的勤奋,这所新建学校披上了成功的桂冠,第一、二届学生毕业,捷报接踵而来。

随着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由这所学校培育的一批初高中名师在歙州的教育天地里星光璀璨。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所学校的民族班教学新颖,民族学生学习刻苦,民族班的中考升学率一直处于全州领先地位。

教学楼

在抓教学的同时,上个世纪的这所年轻的学校在音乐、体育、美术教学上一度在州内独领风骚,许多教师把三中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方大舞台,引领学生冬炼三九、夏炼三伏,让许多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这所学校的肥沃土壤里开花吐蕊,一时间,这所学校的排球教学、武术教学在歙州声名鹊起。

在一项项殊荣的面前,黄山三中成了培养学生的一片沃土,社会把更多的鲜花和赞誉投向了这所学校,许多学生家长都为自己的子女能够到这所学校就读而感到自豪。

一九八九年,也就在这所学校名声鹊起的同时,它的吸引力也在悄然增大,不少外地学生纷纷要求到这所学校就读。生源的聚集与倾斜,无疑给这所学校添加了许多压力,学校急需扩大办学规模。这所学校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这所学校的发展状况,引起了州、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黄山市党委政府的支持,给这所学校打了一剂强心针,学校再一次舞动腾飞的翅膀,教学班增加到二十个班,而民族班教育上的大胆尝试,在赢得了众多民族同胞赞誉的同时,这所学校被州政府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一九九三年,对于这所学校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记忆的日子,学校开办起了民族高中班,从这年开始,以至以后的几年里,这所学校再度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多次创新。

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学校组织教师走出去,到州内外学校学习新教法,在校内采取老教师带新教师,教学方法好的教师带一般教师的手段。教师课堂讲赛,目标教学法等系列的教学创新活动在校内此起彼伏。在教学创新的大合唱声中,广大教师大显身手,目标教学法获州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批教师的教学论文相继在国家、省、州刊物发表,李惠英的课堂讲赛获国家级表彰,张祖明、蒋伟华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和全国优秀音乐教师。

在这所学校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脚步声中,一九九五年,市人民政府在这所学校的土地上再次投资,建盖了占地四百多平方米、二十间宿舍的学生宿舍楼,使一批到学校就读的学生有了一个更舒心的住宿环境。一九九七年市人民政府又一次投资,建盖了建筑面积3450平方米的综合楼,这所学校无异于锦上添花,学校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晋升为云南省二级二等完全中学。

教育系统

二00二年,这是黄山市教育史上一个值得记忆的年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鹿城城市的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就学学生不断增加,黄山城区的教育规模、教育体制和机制面临着一次大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市委、市人民政府吹响了城市教育改革的新号角。改革,对于这所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学校来说,无异于一场巨大的阵痛,但这所学校勇敢的挑起了千斤重担,这一年,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学校由黄山第三中学更名为“歙州中学”。

这场改革创新对于歙州中学来说,决不是一时一地一事的创新,也就是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改革创新一直是歙州中学的一个永恒主题。

改革创新摧动花事。在改革中,广大教职工奋勇争当学校的主人,以主人的姿态,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式乃至工作态度上大胆尝试新方法,不断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势。

在改革创新精神的驱动下,歙州人在德育工作上,审时度势、科学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学校、社区、学生、家长串连为一体,走出了一条“三位一体”的校外德育网络之路,调动各方教育力量,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梯度构建,以操作性较强的方式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创新的德育方式不仅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而且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二00八年歙州中学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在城市教育改革创新的春蕾声中,歙州人一次又一次的舞动教学改革巨臂,在全州率先进行“新课程改革”,在校内启动了“名师讲坛”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新模式,在教师备课、改本、辅导上不断创新,开展不同科目不同岗位的练兵活动,提高教师的演讲、书写、解题、操作能力。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歙州中学把党支部建到年级组上,倡导党员教师带头创新改革,以教学改革成果考核党员。

“青年教师讲坛”活动,不仅提高了歙州中学青年教师的思考能力,而且锻炼了青年教师的演讲和写作能力,在这一活动的延伸中,歙州中学的“城市寄宿制民族生教育”等八个课题的研究,一批论文先后获国家级奖项,被命名为“全国新世纪初中数学实验基地学校”。在一批教学科研教师的带动下,歙州中学的教学质量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二00七年以来,初中中考六百分以上人数连续三年突破二百人,为歙州的教育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改革的浪潮中,歙州人始终以文体活动,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培养学生多重能力为主轴,把素质教育活动演绎得如火如荼,歙州人每年举办的“体育艺术节”、“青春校园”等一个又一个新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跳出了过去学生参与面小的教育巢臼,使大批学生潜在的能力得以发挥,得到了社会的好评,获得了“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组织奖”的殊荣。

改革带来了发展,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歙州中学成了黄山歙州广大莘莘学子就读的理想福地。二00九年,歙州中学发展到了四十九个初中班,在校学生达2600多人。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歙州人用汗水抒写了一曲振聋发聩的创业之歌。历史不会忘记,黄山的山山水水不会忘记。三十年的岁月中,那些为歙州的成长洒下了一路汗水的奉献者。在新的世纪里,歙州将再次奋蹄,去迎接新的太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很赞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