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音案例 > 党建专题片

白云区建设农办农村改革试验工作汇报配音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3-08-31 09:10:01 阅读数:236人阅读

2014年4月,中央农办正式批复广东省,将广东省清远市、广州市白云区、珠海市斗门区、肇庆市德庆县、揭阳市揭东区等五个地区定为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

白云区建设农办农村改革试验工作汇报配音

在新一轮改革发展征程中,白云区被赋予农村改革试点的历史使命绝非偶然。上世纪80年代,白云区就已经是农村改革的先行区,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联产承包,“江高模式”闻名全国。

当前,特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所辖的农村地区如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未彻底完成城市化进程的城市建成区遗留、积压的深层次问题如何解决,全国而言都鲜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中央农办希望通过我区的试点,为中心城市的改革提供可复制、惠普型的改革经验。

白云区农村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同时也开启了农村改革的攻坚战。区委、区政府对此项改革任务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的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改革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各部门间的高效联动。出台了《白云区建设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总体工作方案》,方案确定了我区的试点改革将主要围绕: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管理机制改革、村居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机制改革等四个方面展开。经过各相关部门近两年的努力,白云区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白云区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改革工作继续深化,重点落实制度建设,健全管理体系,以“一制度、两平台、三审计四审核、四统一”为抓手,构建制度化、信息化、流程化的“三资”管理体系。

白云区先后出台了《完善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改革提供制度和政策依据。着力搭建区级交易中心和镇级交易中心“两个平台”以及区,镇街,村或经济联社“三级联动”财务监管平台,把集体资产、资源、合同管理与交易环节全部纳入其中,且实现了网上实时管理监督。镇街严格落实“三审计四审核”制度,结合区级年度抽查审计、换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集体经济组织专项审计三种方式,全面防范廉政风险,规范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管理和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合同、印章、财务、章程的“四统一”管理,形成更加有效的监管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白云区的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2015年10月底,全区共完成交易3141宗,合同总价值从原来的33.05亿元提升到64.05亿元,提升率达93%。农村农业问题的信访量,从2012年开始每年的信访量都同比下降20%左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简称土地确权,被称为开启新一轮农村改革“闸门”。一直以来,白云区农村土地规模流转率和流转效益偏低,制约了农民增收,主要原因就是土地确权滞后。

2015年初,白云区以钟落潭镇寮采村作为区级的首个土地确权工作试点,在土地承包权人口增减问题、“外嫁女”及城市户籍村民利益处理等问题上都进行了探索和规范。经过充分开展民主协商和半年的推进,该村农村土地确权调查面积4500亩,颁证面积4300亩,颁证户数1311户,已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工作。目前,白云区按照“一村一策”、“一社一策”的工作思路,已全面启动全区四个镇64条行政村的土地确权工作,预计2016年年底基本完成全区的确权工作。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编制《关于加快白云区生态农林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五个优先、三个稳定、一个优化、一个禁止”的发展思路,指明农业发展的要充分依托“一山、两河、两湖”等生态资源,发展集农业生产、生态保护、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目前,白云流溪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已初见成效,园区内的钟落潭镇寮采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方石村内的丰华园成为观光休闲农业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大批市民前往游玩。

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目前我区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7家,年产值近30亿元,带动农户超过8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13家,区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0家。

白云区不少农村地处流溪河畔及帽峰山脉,属生态保护区,集体经济发展受到很多限制,至今仍有不少低收入村。2015年,白云区创新地提出了生态补偿扶贫机制,印发了《白云区建立区级扶贫帮困及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工作方案》,以平衡区域发展的思路,将生态保护、生态补偿与保障基层组织运转有机结合起来,已落实扶贫和生态补偿资金1550万元。

白云区开展建设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工作一年多来,“三旧改造”实现了重大突破。创新提出了“三旧”改造坚持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思路,突出集体旧厂房和村社工业小区、专业批发市场两个改造重点,2015年6月,白云区永泰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这是白云区乃至广州市首个连片改造的“三旧改造”项目。目前,白云区按照分片、分类、分步改造的工作思路,逐步改变白云区农村集体物业“低端、低效、无序”的局面。

为了解决留用地指标落地问题,白云区提出了建设项目主体用地、安置用地和留用地同步选址、同步报批“两同步”原则,将留用地的报批与建设项目主体用地捆绑申报。白云区选取钟落潭镇作为试点镇,探索创新农民公寓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同时还开展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尝试,白云汇广场(即原黄石广场)目前正向广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申请上市流转,成为广州市第一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地块。严控两违,疏堵结合,引导农民依法规范建房,是白云区农村改革又一个攻坚任务。白云区一方面加大“两违”整治的力度,对当事人职务最高、面积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两违”建设,坚决最先进行拆除。同时,白云区政府出台一系列细则,明确《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范围和规则,指引村庄按规划发展,农民按规定建房。相关部门设立专窗受理、并联审批,简化程序,30个工作日内可完成审批。

成为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以来,白云区对村居管理体制的探索实践,在原来多年的基础上更加大胆创新。太和镇大源村作为城中村治理改革试点,建起了白云区首个村级社会管理综合服务站;石井街马岗村对出租房的管理大胆引进公司化运作,对村民物业进行改造升级,不仅提高的村民收入,还大大提高了村内环境和对租户的有序管理;钟落镇寮采村、太和镇北村将要开展的民主议事机制的改革试点也将开启我区民主管理的新篇章。在全区层面上,白云区大力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2189名专兼职网格员已挂牌上岗,出租屋电子门禁系统也进一步在全区推广,并建立全区统一数据采集平台。

近两年,白云区在加强党组织基层建设上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逐步在全区1786个经济社全覆盖建立党支部,在全区118个行政村和48个转制社区的经济联社设立驻点工作团队和辅助团队,一村(社区)配一法律顾问,一村(居)设一大学生村官,逐步将管理重点将基层下移。2014年,白云区完成全区118个行政村、250个社区的“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一肩挑”率91.6%,“交叉任职”率88.8%。白云区成为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以来,白云区对农村改革的探索实践,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近年来的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进入到现在的顶层设计阶段。

2015年出台的《广州市白云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纲要》成为全区开展试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纲要》将全区划分为农村地区、规划发展区与城市建成区,并制定了区域发展的路径。北部农村地区,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主线,建设有岭南特色的新农村片区。选取钟落潭镇寮采村为试点,在土地确权、乡村旅游、农业电商、土地综合治理等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南部建成区,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为主线,逐步形成现代都市商贸区。选取永泰村为试点,以城中村公共管理事务改革为重点,推进出租屋的公司化管理模式。规划发展区,重点探索搬迁区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选取机场第三跑道搬迁及机场噪音搬迁安置区为试点,为以后各安置区以及整村改造后的城中村的治理提供经验。

白云区将围绕示范点,优先出台政策扶持,形成改革的政策支撑体系。同时,计划在三个示范点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批农村综合改革预备梯队,从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很赞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