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音案例 > 党建专题片

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物专题解说词片配音文案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2-11-09 10:04:12 阅读数:1048人阅读

本片讲述了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潘木泉,从事组织工作12年来,始终牢记宗旨,把职位当作岗位,把职业当作事业,把责任当作己任,敢于坚持原则,为市委选人用人把好关、保好密,默默奉献,甘为人梯,尽心尽力,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开创新业绩,为党、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展示了一名“老黄牛式”的优秀组工干部朴实而光辉的本色。

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物专题解说词片配音文案

忠诚今年3月,结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岑溪市对乡镇人大主席提名人选职位进行公开推荐选拔。顺利地通过了这一职位竞岗述职的大业镇党委组织委员伍世明,却在差额考察时,最终未能如愿。岑溪市大业镇党委组织委员 伍世明:当时我以为曾在两个乡镇当过组织委员,也是组织系统里面的干部,平时与潘副部长联系比较多,关系也比较密切,我想这次肯定会得到他的关照。小伍说的潘副部长,就是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干部股长潘木泉。平时,他对伍世明的工作能力很认可。但这次,小伍被温和而坚决地拒绝了。岑溪市大业镇党委 组织委员 伍世明:他平时要求我们组工干部要讲原则,这次我虽然没有得到提拔,心里是有点怨气,但最后更多的还是服气。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木泉:在最后确定拟任人选的时候,市委为了好中选优,让他继续留在乡镇党委组织委员职位上。

做嫁衣的不能先穿好衣,这是对潘木泉在干部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的一个比喻。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潘木泉,从小生长在农村,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大学毕业后,潘木泉在乡镇基层一线工作了近20年。20年里,他尝遍了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也培养了对基层群众的真挚感情。1999年,凭着工作上的突出表现,潘木泉从乡镇党委组织委员的岗位调入市委组织部。他深知这个岗位所承载的使命与责任。他始终对此怀有感恩之心。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木泉:我的有些同事跟我说 ,到组织部工作是很辛苦的,要我有心理准备,最终我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愉快地到组织部工作。

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物专题解说词片配音文案

到了组织部的第一天,潘木泉就下定决心:要牢记宗旨,尽心尽力、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党、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干部工作做的是选人用人的工作。有人说过,选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选对一个人就能激励一大片,选错一个人就会打击一大片。在市委组织工作10多年来,潘木泉敢于坚持原则,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木泉:我们在考察干部当中,就认真注意到广泛地听取民意这方面的考察,群众说好才是好。2011年9月,岑溪市开展市直正科级建制单位领导班子考察工作,在民主测评环节,某单位的一名领导干部获得的“基本称职”、“不称职”票数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一组简单的数据,触动了潘木泉敏感的职业神经:必须慎重对待这一测评结果。在后来的个别谈话环节中,他有意识的要求参加谈话评价的人数由通常的30人左右扩大到50多人。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木泉:对于这种情况,为了防止简单的以票取人,我们采取了扩大谈话对象的办法。有了会议书面测评和个别谈话评价的相互印证,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德能表现一目了然,为选人用人提供了有力依据。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面对成倍增加的工作量。潘木泉总是毫无怨言,孜孜不倦。今年5月的一个晚上,为了完成乡镇换届人选的相关材料,他通宵达旦加班。第二天一早,他又亲自把材料送到梧州市委组织部审核。同事 陈启强:当时潘副(潘木泉)一上车就跟我说,小陈呀,我太累了,我要休息一下,你到梧州了再叫醒我。这就是为了把好选人用人的第一道关口,坚持公道正派、负重担当的潘木泉。为了及时完善一份材料,他宁愿选择在办公室吃点简单的快餐,整夜不眼地伏案工作;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在父亲病危的那一刻,依然忙碌在干部考察的第一线。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干部 曾晓娜:潘副(潘木泉)工作特有干劲,经常加班加点都不知疲倦,真真正正像一头老黄牛,我们都很敬佩他。岑溪市远程办干部 许 冰:忠于这一职业,就会全心全意地工作,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这些都能在他(潘木泉)身上体现出来。

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物专题解说词片配音文案

2009年,曾经有一位副科级干部,他自认为自己很有水平,能力比别人强,为什么自己不能当正科级领导。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木泉:他就认为他没能当正职,比正职的能力强,为什么我不能当,曾经责问过我。但经过深入考察,有群众反映,这名干部在经济上过于看重个人利益,私心较重,群众意见很大。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木泉:但是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他确实是有才但是没有德的,我们建议领导慎重使用。最终,由于潘木泉的坚持,这名干部没有得到新的任用。潘木泉就是这样,对于群众满意度不高,有才无德的干部,他敢于说“不”;而对于一些勤勤恳恳,追求进步,作风正派的年轻干部,他总是关爱有加,关心扶持他们成长。

岑溪市糯垌镇党委组织委员 陈永新:我是2005届的选调生,来自于江西,通过组织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目前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我能走上领导岗位,我能感受到,组织上用人并没有因为我是外地人而受到排斥,真正做到因材而用,用人唯贤。岑溪市归义镇党委组织委员 梁桂源:甘为人梯,是我对他的最深刻的印象。在平时,他也经常鼓励我们年轻干部,要敢干、实干、肯干,只要我们干出成绩,就会取得进步。

“发展的希望在青年,干部的活力在青年!”近年来,经潘木泉提议,一支有激情、勇担当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队伍正在培养起来。在分配到岑溪的40名选调生中,如今已有21人担任了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公道正派”,这四个字在潘木泉的心中有很重的分量,他说,组工干部首先要做一个善于辨别良马与劣马的“伯乐”。针对今年乡镇换届涉及考察对象多、干部集中调整幅度大的情况。潘木泉倡议举办了干部考察员专项业务培训班,全面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木泉:如果你自己都没有什么本事,没有识才的才能的话,你怎么能够认识考察干部,所以说考察员自身的素质是很重要的。同事 蒲军瑛:比如说,对干部考察的程序、个别谈话的技巧、还有考察材料的撰写等等方面,他都进行了现身说法,进行授课。干部考察员 陈小勇 :潘木泉副部长在业务方面确实是比较精通,上次我参加了干部考察学习班,他在班上提出的干部考察的几个方式,比如说征询式、提问式、引导式等等,这些对我们的帮助都非常之大。

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物专题解说词片配音文案

干部工作社会关注度高。该保密的要做到滴水不漏,能公开的就绝不回避,这是潘木泉给自己定下的原则。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木泉:(有时),我的比较要好的朋友问到这些(干部配备)问题,我说你不要让我犯错误,我知道的但是我不能告诉你,你能理解我,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木泉:因为领导干部配备问题是严密、神秘、敏感的热门话题,也是广大群众关心、重视、讨论、评价的热门话题。过去…人大代表 廖之彬: 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工作,以前人们对组织工作是有一种神秘感,通过这个形式,组织(部)和社会广大群众增加了沟通,揭开了面纱,同时增加了组织部工作的透明度,也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监督。

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木泉:保密工作是我们干部工作的生命线,保密是在(干部)任用过程中要保密,在考察结束、任职之后我们要让群众知道我们的领导干部是怎样产生的,这个过程要向群众讲清楚、讲明白。

潘木泉是个热爱学习的人。2005年,部里要求干部工作要做到无纸化办公。为了尽快掌握电脑操作,他连续十几天伏在电脑前练习。现在,他对文档编辑、表格制作等技巧已十分娴熟。

工作之余,潘木泉常常把自己业务上的点滴体会与同事们分享,对安排到组织部跟班学习的年轻干部言传身教,悉心培养。同事 蒲军瑛:干部工作非常繁琐,而且业务性很强,但是潘木泉副部长总是不厌其烦的对我进行悉心的指导,而且毫不保留的把他的经验传授给我,使我比较快的熟悉了干部工作。

中共岑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物专题解说词片配音文案

在这个岗位上,潘木泉一干就是12年。12年来,潘木泉主持或参与了任免干部无记名票决、科级出缺职位公开推荐选拔等多项改革,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他提出并实施“两次业绩”公示、“三次考察”等措施,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做了大量工作。潘木泉先后参与任免的干部1600多人(次),干部任免工作实现了“零差错”。2011年,岑溪市组织工作满意度排在梧州市第一位。

岑溪市大隆镇党委组织委员 杨立云:我是从事业单位编制进入到行政(单位)领导班子的干部。市委推出的公开竞争推荐(领导干部)这个制度,使我们事业部门的干部感到有奔头、有前途。

干部考察员 陈小勇 :做事比较认真,公道正派,在生活中比较注重细节,是我们组工干部中的一个榜样。这就是始终把职位当作岗位,把职业当作事业,把责任当作己任的潘木泉,一直坚持原则,默默无闻,甘为人梯,年度考核连续9年均为优秀等次的组工干部。12年来,4000多个日日夜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潘木泉始终认为,每完成一件平凡的工作,就是一个不平凡的进步,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业绩。2011年5月,潘木泉被评为“全区优秀组工干部”、 “梧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很赞哦(2